【20090411】
三坑子為一河階地形
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
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
三坑子地名是由三條的小坑得名
位於北邊是『鴨母坑』
中央則是『火劫尾坑』
而位於南邊則是『蔗部坑』
三坑子的起源至少可以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
最早開發的地區
首推臨近大漢溪邊的三坑一帶
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
並且建立的永福宮
就是現在的三坑村
早年的三坑子在沒有陸運的開展時候
所有的貨運一切皆是仰賴水運
透過大漢溪的水利之便
在三坑子集貨站的物品
一部分可以將運輸到國外去
一部分物品也可直接從三坑仔送到新莊、萬華、甚至於大稻埕、淡水等地
在此情形之下
三坑子逐漸發展成了商業街屋
當時的街屋的風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坑街屋
(資料來源:龍潭鄉公所 http://www.longtan.gov.tw/travel_1_1_a3.aspx)
三坑老街靠近石門水庫旁
近來因網路上的介紹名氣愈來愈響亮
我們也被吸引而來
利用午後的時光
來一探這充滿歷史痕跡的村落
今天天氣超晴朗的
藍藍的天空帶點綿綿的雲
春天的四月天
有炙熱的太陽
熱~~~
下車的第一眼
就被美麗如畫的景色給吸引住
路旁的石牌
這裡是三坑老街
不會錯的啦
還附上老街的介紹喔
往下走就是老街了
道路小了些
旁邊有還在設置的木棧道
以後安全性和美觀性都會加分
交岔口的左邊便是老街了
老街保留著石板路
踩在石板路上
品味它昔日風采
路旁的排水溝蓋
還刻有〝龍潭第一街〞
老街入口的左側便是「黑白洗」景點
在紅色的磚牆上有塊〝黑白洗〞的字碑
上頭寫著蠻有趣與警世的字句
『黑白水
黑白洗
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
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
這裡是早期洗衣服的地方
還留有幾塊石作的洗衣板在這邊
路旁店家有趣的招牌
直走沒幾步的轉角處
便是有名的阿香菜包
而拐了彎
就可看見老街的街底〝永福宮〞
這老街
可真短~~~
老街的一旁翻修復古的房子
【永福宮】
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
到永福宮
也就是欣賞完三坑老街了
廟前的廣場很熱鬧
吸引許多鐵馬族在此休憩
路旁標示清楚指出
往永福宮的左側走
便可至〝青錢第〞和〝三坑鐵馬道〞
岔路口是一塊旱地
左邊是〝青錢第〞
右邊直走便是〝三坑鐵馬道〞
左邊遠眺〝青錢第〞
右邊往〝三坑鐵馬道〞
【青錢第】
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為一戶張姓人家
因自行發行「青錢」賑災
受到皇帝旌表
而被稱為「青錢第」
門額上高掛著"青錢第"
門聯則是
『青出群英人稱瑞鳳
錢名萬選世仰雲龍』
"青錢第"附近的景色
回到老街來
我們在有名的阿香菜包
買了等路回家嚐嚐客家美食
隔壁的"阿秋姨"
也是知名度高的店家
買了等路
我們離開了三坑老街
老街真的很短
假日時才有攤販和熱鬧的遊客
因為三坑鐵馬道可連至大溪
這裡人氣可是愈來愈高了
不過
今天可真是熱爆的一天ㄚ~~~
~這次旅行遇見的可愛狗狗